药名:石斛(shí hú)
性状:
(一)金釵石斛:茎中、下部扁圆柱形,向上稍“之”字形弯曲,长18~42cm,中部直径0.4~1c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常残留灰褐色叶鞘。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气微,味苦。
(二)铁皮石斛: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3mm,节间长0.4~2.3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叶鞘常短于节间,留有环状间隙,味淡或微苦。
(三)马鞭石斛:茎细长圆锥形,上部有少数分枝,长30~150cm,直径2~8mm,节间长2~4.5cm。表面棕黄色,有8~9条纵沟。质疏松,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商品常切成1.5~3cm长段,切面灰白色。
品质:以金黄色、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
性味:甘,微寒。
功效: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用于热伤津液,低热烦渴,舌红少苔;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呕逆少食,胃脘隐痛,舌光少苔;肾阴不足,视物昏花。
来源:兰科植物金釵石斛以及铁皮石斛、马鞭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