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患者乐园  >  2025年2月8日是年后第三个工作日,当大多数人还困扰于...
2025年2月8日是年后第三个工作日,当大多数人还困扰于...
浏览:1571    刷新:2025-02-10 09:55
故事分类 : 
医患关系
故事简述 : 
2025 年春节假期,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团队在繁忙工作中,不仅成功让术后 18 岁患者小林在 24 点前顺利撤离呼吸机,还为她在病房举办了难忘的成人礼生日会,展现了医护人员即便假期忙碌也满怀对患者的关爱,而这也是心脏大血管外科及众多医护工作者假期工作的常态,每一次成功抢救都离不开医院各团队携手,患者的笑容和感激是他们最大动力。
故事人物 : 
李京杭、顾卫东、邵永丰医生,小林(化名)以及医护人员
2025年2月8日是年后第三个工作日,当大多数人还困扰于假期综合症无法自拔时有一群人却早已马不停蹄连轴工作了整个假期这当中也诞生了一些故事。

1月26日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主治医师李京杭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晚夜班当晚,他与团队医护共同给18岁的患者小林(化名)过了一次特别的生日给了病房里的她一个难忘的“18岁成人礼”

李京杭医生回忆,26日当天小林做了急诊手术,术后回到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病房。“交班后我们在床边查看病情时,发现小姑娘麻醉未醒,但是枕边摆放了一个布偶和一小盒蛋糕,才得知今天是她的18岁生日。随后我们团队商量决定,一定要给她把今天的生日(也是18岁的成人礼)办成,一定要在24点前顺利撤离呼吸机,并要保证病情完全稳定。”

当晚夜班异常繁忙,但医护人员还是为了小姑娘拼尽全力,“为了全面评估患者器官功能及整体的血流动力学,不开玩笑的说,我们给她的心、肝、脾、肺、肾都仔仔细细做了一遍超声,发现异常问题反复跟主刀顾卫东主任医师确认病情,确保要做到万无一失”,李京杭医生回忆,尽管如此仔细,但撤机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我们回室后,她的血常规检测发现血红蛋白只有5g,这么低的红细胞水平撤离呼吸机是很危险的,为了提高红细胞水平,我们和输血科的同事共同努力,最后终于将血红蛋白维持到正常水平,在20点35分左右顺利撤离了呼吸机。”

唱生日歌、吹蜡烛,给同病区的病人们分蛋糕......当晚值班的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团队简单而又隆重地跟小姑娘一家共同完成了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里极为难得的一场成人礼。“没想到我能在监护病房度过自己的18岁生日,感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帮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觉得医院非常的人性化。”出院前,小林由衷感慨。

不久前,李京杭医生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个故事,末尾他这样写道:“这是我们小分队今年最后一个晚夜班,忙碌又充实,也是我们心脏大血管监护日常工作的常态……春节前一个星期我管理的医疗组平均每天收治5名心血管重症患者,春节期间整个大血管监护病区在治疗的重症患者20余名,包括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患者和LVAD(人工心脏)手术的患者,既要保证高周转又要保证医疗安全,工作比平常还要忙。但尽管再忙我们仍然满怀热情,满怀对患者的关爱。我想表达的是,在我们心脏大血管监护,不仅有IABP、ECMO、LVAD等高级血流动力学支持设备,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给与患者爱,给与患者暖,给与患者希望,我们是每一位患者的人间四月天。”

“这应该是我们心脏大血管外科在假期的工作常态,也是每一位医护工作者在假期的常态”,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丰教授感慨道,每一次成功的抢救离不开医院整个团队的携手,“包括急诊抢救室与我们常年累积的默契使患者能在急诊就第一时间做完所有的术前检查,为手术抢救争取宝贵时间;医院输血科、江苏省血站为保障抢救患者供应珍贵的血源;我们的手术团队、麻醉团队、体外循环团队、护士以及研究生不论是在本地还是在外地,都会在需要的时刻义无反顾回到医院,完成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和坚守。我想这是因为,患者的笑容和感激,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最大动力。”邵永丰教授说。

策划&审核 | 徐婕、吴倪娜
统稿&编辑|宫丹丹
文字 | 何雨田
素材来源|心脏大血管外科

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微信公众号
联系人: 官方推荐
联系电话: 189****0123
微信扫一扫查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