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头条  >  教育  >  古诗里的元宵节!流光溢彩,流传千年
古诗里的元宵节!流光溢彩,流传千年
2025年02月12日 08:55   浏览:214   来源:芳言

元宵节古诗赏析

元宵节可是咱们中国的一个传统大节,你知道不?这节日啊,历史可久远了,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元宵节还特别有意境,古人留下了很多描绘元宵节的美丽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这些诗句真是美极了!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推荐五首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让我们一起品味一下古代诗人笔下的元宵节吧,那画面简直美轮美奂!

当然可以,这句话用中文口语化的方式可以说成:“唐寅,就是那个著名的才子唐伯虎。”


李清照晚年元宵心绪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夕阳像熔化的金子一样灿烂,晚霞像碧玉一样美丽。我在哪儿呢?春天来了,柳树被烟雾笼罩得一片浓绿,笛声中的《梅花落》也透出一丝哀怨。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明显了,但在元宵节这么美好的天气里,谁能保证不会突然来场风雨呢?朋友们开着豪车来邀请我出去玩,但我心里烦得很,就推掉了。

以前在中原繁华的日子里,我有很多空闲时间,特别喜欢过元宵节。那时候我们戴着镶满翠玉的帽子,穿着绣有金线的雪柳衣裳,一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现在我憔悴不堪,头发乱糟糟的也不想打理,更不想出门。还是待在家里,隔着帘子听听外面的欢笑声吧。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逃难到江南时写的,记录了她在元宵节那天的心情变化。上半部分描述了她当时内心的孤独与悲凉,与外面热闹的节日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词的下半部分主要回忆了作者南渡之前在汴京过元宵节时的欢乐场景,然后跟现在凄凉的情形做了一个对比。换句话说,就是用以前过节时的热闹开心,来反衬现在处境的凄凉。

京城灯市的向往与感慨

这首诗是作者听说京城有个灯市,自己却没法去逛而有感而发的。前面两句用了想象的手法,把京城元宵夜的热闹劲儿描绘得特别足。后面两句则表达了对自己闲着没事干感到羞愧,深深感叹了一番,充分展现了诗人想要有所作为、为国家出力的心情。

元宵夜景

元宵节的夜晚,第二首诗。

细雨轻轻落下,湿润了地面,带来一丝丝寒意。天空中的云朵特别明亮,簇拥着那圆圆的月亮。

长长的街道上,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热闹非凡,像是春天的盛宴;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歌笑语。

宽阔的大道上,装饰精美的马儿嘶鸣着,而贵妇人的车子在路上发出轻微的声音。

我站在高高的楼台上,挂着窗帘向外望去,只见那灯火阑珊,仿佛满天星辰降落到了人间。

马家元宵香满城

这首诗是清朝符曾写的《上元竹枝词》。大意是这样的:

桂花香味的馅料里包着胡桃,江米就像珍珠一样,在井水里淘洗干净。

听说马家做的汤圆特别好吃,他们在试灯的风中卖元宵。

诗里说的是香甜的桂花馅里包着核桃,江米像珍珠一样被井水洗净。

据说北京城里的马家店做的汤圆特别棒,他们趁着试灯的时候在风中卖元宵。

整首诗的语言很通俗,真实地描绘了元宵节的习俗,也表达了诗人过元宵节时的喜悦心情。


头条号
芳言
介绍
似幽林芳草之馨,蕴中医仁术之精,吐纳间,百草香韵与医理哲思交融回荡!
推荐头条